软性电路板
电气参数设计可控性
根据使用要求,设计师在进行软性PCB设计时,可控制电容、电感、特性阻抗、延迟和衰减等。能设计成具有传输线的特性。因为这些参数与导线宽度、厚度、间距、绝缘层厚度、介电常数、损耗角正切等有关,这在采用导线电缆时是难于办到的。
2.7末端可整体锡焊
软性PCB象刚性PCB一样,具有终端焊盘,可消除导线的剥头和搪锡,从而节约了成本。终端焊盘与元、器件、插头连接,可用浸焊或波峰焊来代替每根导线的手工锡焊。
2.8材料使用可选择
软性PCB可根据不同的使用要求,选用不同的基底材料来制造。例如,在要求成本低的装连应用中,可使用聚酯薄膜。在要求高的应用中,需要具有优良的性能,可使用聚酰亚薄膜。
2.9低成本
用软性PCB装连,能使总的成本有所降低。这是因为:
1)由于软性PCB的导线各种参数的一致性;实行整体端接,消除了电缆导线装连时经常发生的错误和返工,且软性PCB的更换比较方便。
2)软性PCB的应用使结构设计简化,它可直接粘附到构件上,减少线夹和其固定件。
3)对于需要有屏蔽的导线,用软性PCB价格较低。
2.10加工的连续性
由于软性覆箔板可连续成卷状供应,因此可实现软性PCB的连续生产。这也有利于降低成本。
3.缺点
3.1一次性初始成本高
由于软性PCB是为特殊应用而设计、制造的,所以开始的电路设计、布线和照相底版所需的费用较高。除非有特殊需要应用软性PCB外,通常少量应用时,双面FPC线路板厂家加工,尽量不采用。
3.2软性PCB的更改和修补比较困难
软性PCB一旦制成后,要更改必须从底图或编制的光绘程序开始,因此不易更改。其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,修补前要去除,修补后又要复原,这是比较困难的工作。
3.3尺寸受限制
软性PCB在尚不普的情况下,通常用间歇法工艺制造,双面FPC线路板,因此受到生产设备尺寸的限制,不能做得很长,很宽。
3.4操作不当易损坏
装连人员操作不当易引起软性电路的损坏,其锡焊和返工需要经过训练的人员操作。
东莞市企豪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软性电路板、上海宝钢等几大钢厂的一级总代理商。以精良鼎博的质量构筑服务为基础,以细致的服务托展为营商态度,广东双面FPC线路板,始终创立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同类行业品牌首列。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电炉、锅炉、电热设备、五金机电化工、纺织、印染、制药、精密机械设备、压力容器等诸多行业,客户遍布全国各地。
根据导体的层数和结构,FPC产品可分为单层、双层,多层 FPC以及刚挠结合电路板四类,随着层数的增加,相同体积内可容纳的线路数量和信号传输能力均大幅度增加,FPC板所占体积得到有效降低,为终端产品容纳更多功能提供了便利。 FPC制造工业发展于 20世纪 60年代,较早应用于航天及军事等**电子产品中。
冷战结束后,开始用于民用产品。进入 21世纪以后,在自身技术和终端产品向轻薄方向发展双重驱动下, FPC产品的应用得到了充分扩展,被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、汽车、工控、仪器仪表等各个领域中,成为电子产品领域较重要的元器件之一。
东莞市企豪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软性电路板、上海宝钢等几大钢厂的一级总代理商。以精良鼎博的质量构筑服务为基础,以细致的服务托展为营商态度,始终创立于中国华南地区的同类行业品牌首列。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电炉、锅炉、电热设备、五金机电化工、纺织、印染、制药、精密机械设备、压力容器等诸多行业,客户遍布全国各地。
东莞市企豪电子有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行业多层板(3-10层)、阻抗板、LED灯条投影FPC、LED背光源、航拍FPC、高清摄像头FPC及软硬结合板、特别是多层及多层阻抗板在行业一直处于主导地位、研发及工艺技术实力非常雄厚,公司发展迅速,拥有配套先进的设备,培养了一支从事印制电路板生产制造的专业队伍,健全了从市场开发、工程设计、加工制造、品质保证、售后服务等网络管理体系。
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、工业控制、计算机应用、航空航天、医疗、自动化智能设备、机器手设备、激光设备、无人机、光电设备、测试仪器等各个领域。核心竞争力为:精湛的工艺技术、高品质、高准期率、加急交货、顾问型客户服务、更好的性价比。拥有ISO9001、ISO14001、UL(E483905)、ROHS认证。
东莞市企豪电子有限公司目标是在PCF样板及多品种中小批量领域建立起较强的快速制造平台;为众多科技创新型企业包括各企业提供先进电子产品的快速打样、量产制造服务;并将逐渐构建开放式技术服务平台,东莞双面FPC线路板,打造强大的PCF技术顾问*团队,形成电子硬件设计领域通用核心技术的综合解决方案能力,结合配套的多品种快速贴装服务能力,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一站式硬件外包服务。
在PCF制造业务领域,东莞市企豪电子始终拥有多品种快速交付能力。旨在打造中国较强的PCB样板和中小批量制造工厂,结合 高品质的精益生产管理、研发制造能力以及公司持续建设的PCB核心技术等优势,助力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企业不断加快技术创新和发展。